网址: sxczdj.cn
鳄鱼的祖先是恐龙吗?为什么只有两足行走的生物才能“称霸地球”?这是两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我们先说答案:鳄鱼的祖先并不是恐龙,确切的说鳄鱼和恐龙都有着共同的祖先,它们是同一时期不同分化的结果。从已知地球不同地质年代的“霸主”来看,确实是两足行走的生物居多。下面我们再来详细的解析一下这两个问题。
恐龙和鳄鱼的关系恐龙和鳄鱼从根本上看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它都是爬行动物,而且它们都属于双孔亚纲下的成员。所以,要想知道鳄鱼和恐龙的关系,我们还是要从最早的双孔亚纲生物说起。
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,始鳄类是最早的双孔亚纲成员,虽然从名字上,它们与鳄鱼好像有着什么关系,其实,并没有。因为始鳄类早在距今约2.9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,那个时候既没有恐龙也没有鳄鱼。始鳄类是一种小型的爬行动物,它们的体型与现在的小型蜥蜴差不多,靠四肢行走,而且移动速度飞快。
到了距今约2.5亿年前的石炭纪,一部分始鳄类成功演化成为了中生代的“霸主”槽齿类。相比较它的前身始鳄类,槽齿类拥有更加尖长的吻部,体型也更大。到了距今约2.3亿年前,一部分的槽齿类成功演化为最早的恐龙-始盗龙,它们的体长仅有1米左右,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前肢退化,由更加粗壮的后肢代替了四足行走。
而最早的鳄形超目成员则是由槽齿类爬行动物在距今约2.35亿年前进化而来的,它就是生活在三叠纪早期南非的派克鳄,由于当时的槽齿类体型较小,所以初次进化后的派克鳄体长也仅有60公分左右,它们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前肢开始缩小,但依然不具备完全两足行走的能力。
之后,派克鳄再次进化为黄昏鳄,相对派克鳄,黄昏鳄的体长更长(约1.6米),而且其前肢已经退化严重,完全由后肢行走。
从上面的介绍看,最早出现的鳄形超目成员比最早的恐龙都要找约500万年,所以,鳄鱼的祖先并不是恐龙,最早的鳄鱼与恐龙一样都源于中生代的槽齿类爬行动物。
为什么两足行走的生物更容易成为“地球的霸主”?从三叠纪末期槽齿类爬行动物灭绝之后,双足行走的恐龙随即登场,并且统治了地球约1.6亿年,到了白垩纪末期,恐龙灭绝以后,恐怖鸟、不飞鸟等不会飞靠双足行走的鸟类又成为了“霸主”,之后,哺乳动物崛起,地球成为了四足行走的哺乳动物的天下。直到距今约300万年前,南方古猿率先开始解放前肢,拉开了人类进化的序幕,从那以后,双足行走的人类成为了地球的“霸主”。
从上面的四个阶段看,有三个阶段都是双足行走的生物占据了主要的生态位,这是什么原因呢?我认为有三个因素:
01 能量需求
四足行走的动物比双足行走的动物跑的更快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是,跑的更快就意味着能量消耗就越大,一旦食物上出现任何问题,四足行走的动物就容易受到牵制,而双足行走的动物相对来说,需要的能量较少,它们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。更能适应环境的动物显然能够笑到最后。这是两足行走的动物比四足行走的动物更容易成为“地球霸主”的原因之一。
02 双足行走后的改变
对于四足行走的动物来说,它们的肩高就决定了它的视野,而四足行走的动物的肩高大都比较低,也就是说它们只能看到较低范围内的事物。而双足行走后,动物的肩高明显的增加,正所谓“站得高,看得远”,更高的身高有利于动物发现危险和提前应对。对于我们人类来说,从四足行走到两足行走,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刺激了大脑的发育,这也是人以小小的体型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原因。
03 数量
既然两足行走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危险应对能力更强了,自然就有利于生物种群的发展,一旦生物的种群发展起来,它们会抢占各个生态位,最终造成数量和种类的急剧增多,数量多了,自然就成为了“霸主”了。
总结从已发现的化石看,鳄鱼比恐龙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都要早,所以恐龙并非鳄鱼的祖先,但如果非要让两种动物扯上关系的话,那就是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了。从鳄鱼的整个进化史看,它是由四足行走的动物进化成两足行走的动物,最后又进化成为了四足行走的动物。虽然我们说两足行走的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,更容易成为“地球霸主”,但是鳄鱼却是个例外,究其原因就是鳄鱼由早期的陆地生活转入了水中,水中竞争者较少,且四足显然更利用鳄鱼的水中生活。